翻页   夜间
雄伟小说网 > 80年代: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> 第197章 免费医疗
 
虽然自家有钱,但也不能这样浪费吧,若是出现什么癌症,在西医里少说要大几十万,而且后续还要一直用钱吊着。
看着两人不解的神色,朱迪锐也不得不解释一下,毕竟师傅日后会主要管理这一方面。
如果他都不清楚朱迪锐的意思,那么这样做的用意,也就没有了。
但是也不能讲的太清楚。
“师傅,在我看来,所有的病情只分成两种,一种是常见病,另一种是疑难杂症。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好治疗,另一个不好治疗,甚至没有对症。
我说的免费医疗肯定就不包括常见病,像普通的感冒、头疼脑热、高血压、高血糖等……这些都是不包括的。
免费医疗只有疑难杂症,比如癌症、白血病、心脏病、肾衰竭等………
这些疑难杂症暂时还没有针对的方子,而免费医疗就是和他们签订一个合同,然后我们免费给他治病。”
朱迪锐说完后就闭口不言了,说到这里已经很露骨了。
签订合同签什么合同?
当然是试药合同。
师傅仔细回想了一下,总算是明白了过来,只见他脸色阴沉,沉默不言。
良久,才缓缓问道。
“真要如此吗?”
“那肯定的,这种免费医疗,不管是对于我们,对于患者,还是对于中医的未来,都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简直就是三赢,那又有什么不可的呢?”
看见师父还是纠结的样子,而且母亲也一副欲言又止。朱迪锐才还还叹了一口气,说道。
“师傅,这免费医疗针对的对象都是贫穷的人,这些人如果得了癌症、白血病……这些病症,那么简直就是等死了。
他们家里并没有钱,一旦患了这些病症,就是让家属和患者都处于两难之间。
一旦患了癌症,治疗费用肯定就是海量的,而且还只有很小的概率能存活,这对于家属来说,简直就是无法接受。
自己弄的倾家荡产,结果还没有救回亲人。
而且就算患者不想要治疗,想要等死,他的亲人都没办法答应,这不仅仅是情感方面的。
如果一个儿子放弃给自己父亲治疗,他如何在自己亲戚朋友面前抬起头呢?
所以我们推出这个免费医疗,还给予了这些陷入两难的人。一个新的选择。
让他们赌一把,就赌有那万分之一存活的概率,最后就算是没成功,那他们也不会有遗憾。
也可以让他们在亲人面前抬起头,毕竟他们给父亲治疗了,只是没成功而已。”
师父和母亲两人都点了点头,这一点他们确实没话说。
看着两人认可,朱迪锐还是很高兴的,毕竟如果自己身边的人都不能理解,那么自己也不会太高兴。
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好处,那就是治疗这些疑难杂症的患者,可以储备大量相关的病例、经验。
说不准真能研究出对应的治疗方案,或者是抑制的方案。日后我们亲人或朋友得了这些病,也可以有所依仗。”
没错,朱迪锐真正推行免费医疗的目的,就是为了研究出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案。
人这一生,谁能不保证生病呢?
现在朱迪锐赚的钱,已经是十辈子都难以花完的了。
一旦生病,还是患的绝症,那么自己就算有万贯家财,也只能等死了。
朱迪锐现在的人身安全,有着几百名保镖的保护,外来因素也可以解决了。现在能威胁朱迪锐生命的,也只有生病了。
还有一点,许多的人才、其他公司的高层,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家人,也有许多陷入了这些疑难杂症之中。
如果自己有这些病情的治疗方案,那么对于朱迪锐拉拢这些人,有很大的帮助。
师傅听到这里,也算是点了点头,明白了朱迪锐的想法。
只有最后一点才是重点,前面的都是附带的。
他这段时间,也是一直跟在朱迪锐身旁,也是明白朱迪锐对于自己小命的看重。
既然免费医疗,关乎着朱迪锐小命的布局,他就是再怎么劝说也没有用了。
而且这件事情的确会对,治不起病的人有些帮助。
“对了师傅,既然这件事情已经确定好了,那么我们这计划的核心那些老中医,你有没有一些认识的人?
我对内陆可不太熟悉,有哪些有能力的老中医我也不清楚,如果你有一些朋友,也可以邀请过来。我给他们的待遇肯定是最好的。”
师傅点了点头说道。
“以前我参加抗日战争的时候,也认识了一些老中医。当时一起作战也积攒了一些战友情。
但是后来战争结束,我没有接受分配,而是返回了道观,现在却是不知道,他们如今都在什么地方了。”
朱迪锐想了想,突然脑海中冒出一个明眸皓齿、活泼可爱的身影。
“师傅,你这就放心吧。过些天,咱们回一趟内陆,我认识一个人。
他应该能让我们查看军部的一些档案,到时候我们根据上面的地址,去寻找就好了。”

师傅颇为惊奇的,看了一眼朱迪锐问道。
“你还有这种人脉呢,军方的档案一般都是保密的,你还能看到吗?”
“没事,保密程度不高的话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而且你的那些老中医朋友还能上战场吗?最多也就是以军医的身份退役。
他们能有些什么高级的保密档案。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小意思啦。”
朱迪锐想到的人,不是其他,正是省长的女儿,和朱迪锐有过一面之缘的李晓燕。
“行,既然你有路子,那我就不管了。我去整理一下,我们青山观的医术传承。”
朱迪锐听到什么医术传承,就有些疑惑了。
“师傅,咱们青山观还有医术传承啊,我还以为我们青山观,都是口口相传的呢。上次来香江,这没看你带东西来呀。”
师傅叹了一口气,这才解释道。
“我们青山观的传承可多了,我小的时候,青山观的藏书可是有上千本。
但是后来,先是14年的抗战,后又10年的大动乱,我们青山观的传承都断的差不多了。
也只有我靠着记忆默写下来一些,但是最多也就几十本。
我参战的时候也才二十六七岁而已,虽然我从小就跟着师傅一起做早课念经书,但是十几年的时间也背不下多少本。”
朱迪锐听后也沉默了,这次动乱堪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